河海大学积极构建“三爱”心理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18-11-21 浏览次数: 216

河海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建构“三爱”心理育人新模式,实现教育、活动、咨询、干预多元浸润和育心与育德有机结合。

 更新理念,立足培养“三爱”积极心理品质。改变以“我爱我”为核心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创新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的“三爱”积极心理品质。“爱自己”即帮助学生形成“我爱我”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自尊自信、自我关爱的积极心理品质。“爱他人”即帮助学生提升人际共情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关注他人情绪感受、心理状态、需要动机,在利他的人际互动中获得个人的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爱世界”是以生命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为根本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和心怀他人及社会的生命追求。通过“三爱”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达到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育德”。

 融合“三爱”,构建1+X心理育人课程体系。围绕“三爱”理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选课,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融合“三爱”心理育人理念,按照“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其中,“爱自己”版块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及潜能发展、生涯规划与发展、健康生活方式、自我情绪管理、学习心理;“爱他人”版块包括交往与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家庭与心理健康、心理助人;“爱世界”版块包括个人与社会、团体生活、生命与死亡。同时开设若干门心理育人选修课和心理健康移动微课,开发心理知识科普视频资源库,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三爱”,形成“三三三”心理育人活动体系。着力打造三大心理育人活动体系,针对春季心理疾病高发举办“3·20心理健康周”活动,在传统五月举办“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新生入学后开展“9·20心理成长月”活动。立足“三爱”建设“心旅”活动品牌,在公开课、演讲台、艺术田、故事花园、读书坊、观影部落、七天营等贴近学生的心理育人活动中融入“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主题,引导全体学生熟知“三爱”心理育人理念、掌握“三爱”心理自助方法,培养学生自信阳光、相遇相知、责任成长积极心理品质。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相应的“心旅”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注重活动参与性、体验性和贴近性,确保活动能触动参与者内在心理世界,促进参与者外在行为改变。

 植根“三爱”,发展“四结合”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致力于植根“三爱”,大力发展教育与指导相结合、个体与团体相结合、咨询与自助相结合、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四结合”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一是以“三爱”理念为指导开展心理成长教育与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引导学生发展自尊自信的人格特征,同时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提升个人价值感和效能感,进而促进自尊自信的人格发展。二是开发“三爱”心理咨询方法。凝聚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专业力量,研究开发“三爱”心理咨询方法,总结提炼立足于提高学生自尊水平、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个体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体系。三是开展“三爱”主题团体心理训练。丰富训练主题,培养团体训练老师,定期开展心理训练,进一步帮助学生体验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的心理含义和行为特征,在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四是强化学生心理自助。实施“水滴滋养计划”和“水滴训练计划”,搭建学生心理自助管理平台,指导、支持学生自我心理成长。

 运用“三爱”,细化“五个一”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强化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中的“三爱”心理育人理念,确立1个危机管理理念、建设1个危机干预网络、完善1套危机管理制度、建立1个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库、依托1人1册实施心理危机高风险学生教育管理。一是用“三爱”理念指导心理危机筛查。用“是否自尊咨询,是否与他人和睦相处,是否融入社会热爱生命”作为心理健康筛查的观测指标,建立心理健康筛查他评指标体系,开发可操作性的心理危机他评量表,研究“三爱”的指标构成,研究数据分析的维度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筛查准确性。二是用“三爱”理念指导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适应困难学生跟踪援助工作。在心理危机学生干预和帮扶工作中,注重从“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三个视角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提高心理危机学生自尊水平和社会融入度。(来源:学生处,被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思政简报栏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