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着力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 2019-11-07 浏览次数: 365

河海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基于“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校内+校外”的培养新模式,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长效机制,着力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社会需求为牵引,构建“全程参与”的培养体系。发挥行业特色优势,联合企业共建323家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聘请1671位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基地导师。成立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及基地管理办公室,统筹推进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明确培养目标及分段参与要求,在招生环节,基地导师参与招生宣传、复试等;在培养环节,基地导师参与指导学生学位论文、参与论文答辩并通过开设应用性课程、参与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方式融入培养过程;在就业环节,多家基地组建就业联盟,共享信息资源,开展精准招聘,推动毕业研究生高质量就业。

  以双向投入为驱动,健全“校企共担”的保障体制。完善制度体系,出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15项规章制度,深化校企协同管理。优化考核评价,定期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基地导师、学生管理、条件保障及实践成效等方面对基地开展分类考核、评估,通过淘汰机制实现基地动态调整。坚持研究生在基地实践期间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学校和企业管理部门、业务实体、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对研究生进行协同指导与管理。针对研究生实践、学习、生活、安全等内容,建立双向条件保障机制;开发交互式研究生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解决基地数量多、地域分布广、师生双向交流等难题;为每位研究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给予基地导师和基地管理人员工作津贴;推动基地单位支付研究生工作补贴,并提供必需的办公场所、设备和生活条件。

  以多方共赢为目标,搭建“长效运行”的育人共同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双导师”指导制度,每年组织14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基地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增强研究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师资队伍方面,企业聘任校内导师担任专家顾问,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获得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持续加强行业影响力;基地导师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院,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双方创新能力。学校1个研究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人社部和国资委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7个基地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7篇学位论文被评为省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近年来,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超过80%赴国内重点大型企业就业。(被教育部网站一线采风栏目采用)